产品资讯
投影仪选用红外二极管需哪些红外发射管、接收管才适配?
在投影仪的精密光学系统中,红外二极管作为核心传感元件,承担着遥控信号传输、自动对焦检测等关键功能。
本文基于亿光电子的典型器件应用案例,系统解析红外发射管、接收管及槽型光电开关的选型逻辑与适配原则。
一、投影仪红外遥控系统
投影仪内部红外接收器板子使用的是亿光电子:IRM-56384,38KHZ用于红外遥控系统接收功能开发和设计。
而投影仪遥控器采用940nm波段红外发射管,该波段接近人眼不可见范围,可有效避免环境光干扰。超毅电子推荐以下主流型号:
插件式发射管:IR204C-A-L(直径3mm)、IR333C-A(直径5mm)
SMD贴片式发射管:IR26-51系列、IR26-61系列
红外接收头:IRM-56384系列
适配要点:
波长一致性:发射管波长需与接收头光谱敏感范围匹配(940nm为行业通用标准)。
辐射强度:根据遥控距离选择合适功率,例如IR333C-A的高辐射强度(典型值100mW/sr)适合长距离传输。
封装形式:插件式适用于传统遥控器,SMD贴片式满足超薄设备需求。
二、投影仪自动对焦系统
1.槽型光电开关选型
投影仪自动对焦功能的实现是通过步进电机齿轮转动来控制镜头的焦距,齿轮一共23齿,镜头自动对焦过程会使用到槽型光电开关进行镜头的旋转位置检测。
图片中用到的是亿光电子:ITR20403,自动对焦模块通过ITR20403槽型光电开关检测镜头旋转位置,其技术特性包括:
结构:对射式红外传感器(发射端与接收端集成于同一封装)
检测距离:2mm(适配23齿齿轮的模数)
响应时间:<1ms(满足高速对焦需求)
2. 齿轮-传感器协同机制
投影仪镜头通过步进电机驱动23齿齿轮旋转,ITR20403的工作原理如下:
计数逻辑:齿轮每转动一齿,光电开关输出一次脉冲信号。
位置计算:总齿数23,电机步进角θ,对焦精度=θ×(360°/23)。
零点校准:通过初始位置的光电开关遮挡状态确定基准点。
适配要点:
槽型光电开关的槽宽需略大于齿轮齿厚,避免误触发。
红外发射管(内置于ITR20403)波长需与接收端匹配(典型940nm)。
三、总结
投影仪红外系统的可靠运行依赖于发射管、接收头及槽型光电开关的精准适配。选型时需重点关注波长匹配、频率同步、机械结构兼容性三大核心要素。
如需红外发射接收管等电子元件,欢迎致电18922759736。
- 上一篇:光耦选型错误导致系统崩溃?如何避坑?
- 下一篇: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