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资讯
亿光皮肤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亿光皮肤传感器,作为台湾亿光的一款新产品,本文将详细介绍亿光皮肤传感器B-PM1914B3/L973-A-3R的工作原理,以及如何通过特定波长实现高效皮肤检测。
一、传感器结构与组成
亿光皮肤传感器B-PM1914B3/L973-A-3R巧妙结合了两颗红外LED与一颗光电二极管(Photo Diode)。其中,红外LED分别发出1040nm和1450nm两种不同波长的红外光。这些红外光在照射到目标物体后,反射光由光电二极管进行监测。
为提升传感器的准确性和降低灵敏度干扰,该传感器还设计了薄膜干涉滤光片或镜片(Lens)以及其他光学结构,这些结构与红外LED重叠,有效缩小了发射光的角度,从而优化了传感器的性能。
二、皮肤光谱响应特性
人类皮肤的光谱响应具有独特的波峰和波谷特征。特别是在1065nm波长处,人体皮肤的反射率相对较高(约50-60%),而在1465nm波长处则相对较低(约5-10%)。
亿光皮肤传感器正是基于这一特性,通过发射接近这两个波长的光(1065nm附近和1465nm附近),并测量反射光量的差异来监测皮肤的存在。
三、工作原理与检测机制
传感器工作时,会同时发射1050nm(接近1065nm)和1450nm的红外光。由于1450nm波长对于含水分的物体具有较高的吸收率,因此当传感器贴合在待测物表面时,可以测量到1050nm反射光与1450nm反射光的比率R。
通过将这一比率R与预设的阈值TH(例如3或其他合适的值)进行比较,即可判断待测物是否为皮肤:
当比率R小于TH时,判定待测物非皮肤。
当比率R大于TH时,则确认存在皮肤。
四、优化与误报避免
为进一步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并避免误报,亿光皮肤传感器还采取了多项优化措施:
控制光输出:通过精确控制红外LED的光输出,确保测量结果的稳定性。
缩小发射光角度:利用光学结构缩小发射光的角度范围,有效抑制了非皮肤物体引起的杂讯干扰。
这些设计不仅提升了传感器的性能,还使其在复杂环境中也能保持高度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如需亿光皮肤传感器B-PM1914B3/L973-A-3R,请联系超毅电子。